2015年即将结束,按照供应链的估算,小米今年出货量将超过7000万台,但无法达到年初8000万到1亿台的目标。而来自小米的内部消息透露,早在几个月前小米内部已经将销售目标调低到了7000万台。这一年,小米接连遭遇新品跳票、专利官司以及国际化扩张失利等诸多难题。
另外,小米今年未宣布新一轮融资。虽然小米前期辟谣过有关估值的传言,但是来自多个方面的消息显示,小米今年的确以低于上一轮估值的价格开展过新一轮融资,但过程中受阻,然后小米关闭了此轮融资。
小米的估值一直是神话般的存在,在短短5年时间,估值增长180倍。业界甚至包括部分投资人一度对小米的估值是迷惑不解又艳羡不已的。
原国美电器董事长陈晓有一次讲起说他有次去拜访雷军,雷军给他算小米的估值,“小米有7000万用户,每个用户的价值380美元,这样算下来,小米市值金300亿美元”。
陈晓当时大受震撼,难以相信。回来之后他对人说,这么多年制造业从未听到有这样的估值方式,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定价,互联网对企业价值判断的新标准。
多名投资圈人士表示,对于小米的估值方式一直是有分歧和争议的,因为任何一种以往的估值方式在这里都失效了。以PS市销率来看,上一轮融资时,小米的市销率达到3.9倍,而苹果,市销率为3.1倍。联想的市销率为0.38倍,索尼仅为0.3倍。身为全球最大电视机和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的市销率是0.7倍。
对于看不懂的小米估值,雷军一度也曾经创造了“市梦率”一词来解释,他说资本都是看重了小米的未来。这个未来,是和各种热点概念联系在一起的。
小米横空出世时,是伴随着“米聊+MIUI+手机” 三驾马车畅想的。米聊的预想是重新构建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熟人的社交网络概念。按照这个设想的思路,三者之间将相互促进,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流量入口乃至生态,只是后来米聊惜败于微信。之后小米将其修正为类苹果的“软件+硬件+服务”的生态概念。
随着小米手机出货量的攀升,小米网成为中国继淘宝、京东之后的第三大电商平台,小米网成为小米最具有核心价值的资产之一,同时小米有了“电商”概念。
去年,借着Google收购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Nest,小米也提出了“家庭互联网”的概念,着力在小米生态链,打造智能家居。
还有一点让小米光环加身的,是中国概念。去年,阿里巴巴启动美国上市。上市前,一些机构估算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市值,从最保守的800亿美元,到最大胆的1800亿美元。上市首日阿里巴巴的市值飙升到2300亿美元,超过了市场上最疯狂的猜测,这让全球投资者为之侧目。错过阿里巴巴的投资者们,自然想从中国发掘另外一座金矿。
但最根本是小米手机惊人的发展速度,出乎包括雷军在内所有人的预料,2011年8月,小米发布了第一款手机。对于2012年的销量预期据说是30万部,如果大胆点能到100万部是中彩票事件,超过一百万时,合伙人对雷军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够了,不要卖那么多。结果那一年,小米最终销售了719万台手机。
上一轮融资时,投资圈对小米估值争论很激烈。部分投资人认为“高的吓人”,退出了这场角逐,也还是有大量的资金涌进来:毕竟小米速度太可怕了。这一年,小米以6112万台销量成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基于安卓的MIUI系统用户超过1亿,“1亿用户会消费主题、游戏以及服务,产生很高增值收入,而将来用户规模会是3亿,5亿。”“小米模式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小米有机会基于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充分整合软件、硬件和服务。”
乐观的投资人们把小米当做了一家有无限可能的互联网公司,现在看更像是一场典型的“互联网+”狂热,但进入2015年,小米遭遇到得种种难题,确实互联网颠覆论的反证,互联网并没改变事物本质,小米首先是一家硬件公司,才有可能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
2015年,小米手机从最乐观时1.2亿的销量预期降低到7000万,除了国内市场智能手机红利期结束的外因之外,更是小米作为硬件公司短板的集中体现。
小米线下渠道缺失。电商渠道是手机厂商过去几年的又一红利,几年的高速增长后,电商渠道和线下渠道的占比逐渐达到均衡,线上线下大概为37开占比。电商模式曾经让小米的渠道成本压缩到最小,但线下缺失却造成了今天的增长困境,反观线下渠道发力的华为、魅族或者vivo、OPPO,这一年增势都不错。
但线下渠道开拓,必然是成本的大幅上涨,必然要求产品有更高的利润空间来摊平,必须要有更高价产品,必然会伤及小米高性能低价格的标签,否则就要做品牌区隔,比如华为荣耀,但小米和红米的区隔似乎只是将小米拉到更廉价的区间。
小米供应链控制力仍有不足。终端和上游永远都是一场宫心计。最早芯片厂商高通抱着可堪一试的想法投资小米,所以几款芯片首发都给了小米,也成就了小米“高性价比”的名声,这是双方的蜜月期。但对方能量太强一定会反过来制衡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引入其他合作伙伴。所以到了米3,小米引进了英伟达,而高通版本上市时间比其他手机厂商也晚了月余。
小米迟迟未推出的新品小米5可能又要遭遇类似危机。据海外媒体消息称,三星与高通已经达成独家协议,高通最新款芯片三星将独享到2016年4月的窗口期。如果消息属实,这将影响到搭载同款产品的小米5上市时间。
终端厂商解决的唯一办法是拥有芯片自研能力,作为很好的竞争砝码。华为MATE7能有好的销售周期很大原因就是使用自家芯片。小米看到了这个趋势,成立了联芯,但芯片自研是个长期基本功。
小米的技术和专利缺失。小米当然看到了国内市场放缓的趋势,从今年初就开拓印度、印尼等海外市场,却出师不利,一出海就遇到了爱立信起诉专利问题,这打乱了小米的扩张步伐,类似的,专利也是一项长期基本功。这也是手机新贵的难题。
即使在互联网端,有关MIUI的设想也不顺畅。为了更好的商业化,MIUI正在偏离用户体验的初衷。比如系统自带的许多小米APP小米金融、小米生活、小米电台等不能卸载,并且这些自带应用并不受后台通知栏权限控制,可以随时推送内容。用户对所谓O2O流量变现没有太多感受,反而是无缝不入的广告变多了。一旦用户体验变差,MIUI对用户的吸引力会大大降低。事实上,也有投资人对小米成为一家高利润软件和服务平台表示了疑虑。
融资对小米至关紧要。过去5年,小米快速扩张很大程度来自于资本驱动。作为一只资本饕餮怪兽,小米还处于极度的资本饥渴,它的布局中还有大量的虚空需要资本来填实。但如果投资人重新考虑小米在根基上的短板,对小米的估值方式就会重新审视,如何化解困境是对雷军过去二十年商业智慧的集中考验。
而作为互联网模式的最典型样本,小米的狂飙突进,掀起了互联网全面入侵并且颠覆传统行业的运动,一度使得传统产业惶惶不可终日,现在小米遭遇难题,可能恰是互联网+浪潮反思的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