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刘文思
通讯员 陈宁
晨报淄博12月5日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怎么利用才能真正让山和水的资源转动起来?在现如今大量年轻人进城务工、山区留守老人聚集村落的大背景下,淄川区太河镇前沟村的与爱同行乡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开辟出一条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让增收项目真正转起来。“创业需要的是动脑、动手。”今天,孙富业和他的合作伙伴陈祥对记者表示。
实地考察 多头运转
众所周知,市场是只无形的手。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有的是力气,是吃苦的精神,却总是面临一年到头赚不到钱的情形。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今年种啥啥赚钱,明年种啥啥滞销的情况一直存在。
淄川区太河镇前沟村村民、淄博淄川与爱同行乡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孙富业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所在的太河镇,山清水秀,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种出的产品口感十分出色。然而,他所在的村庄也时常面临农产品滞销的情形。南瓜、小米……这样的农产品几乎家家有,但由于产量大、销路有限,这些产品不再是村民的优势,每年的销路都困扰着村民。
我们的合作社到底要选用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真正打开销路呢?今年8月份注册了合作社后,孙富业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要想遵循市场规律这只无形的手,首先要有市场需求,其次要因地制宜、符合本村的优势。几经考察,孙富业选择了种植连翘。孙富业通过走访市场发现,连翘以药用为主,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现如今大量药企急需,市场收购价格达到36元/kg。太河镇自然条件优越,过去时常有野生连翘,却因为采摘困难少有人问津。
如何提高连翘的产量,是孙富业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听说太河镇一中学的生物老师肖宏平有提高连翘授粉的经验后,他急忙联系到肖老师,并通过实验室的反复试验,将连翘的授粉率提升了10倍,为人工种植连翘攻克了最关键的技术难关。
同时,为了提高种植的效率,防止出现土地种半年、荒半年的情形,孙富业对于连翘的种植实现“立体开发”——在连翘树下种植当季蔬菜、饲养家禽,把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同时让农户增收。
等价认领 爱心循环
淄博淄川与爱同行乡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了充分调动合作社农民的积极性,孙富业可谓煞费苦心。孙富业所在的前沟村条件并不富裕,很多村民都是低保户。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他所种植的连翘与树下种植项目都将按照不同的比例返还给农户,未来他更设想采用兑换的模式,以量化的方式体现社员的劳动量,农户可以等比例兑换需要的产品与资源。
然而,想要这些增收项目真正运转,后期的资金也是孙富业目前面临的困境。孙富业目前开展了爱心认领的运作模式,希望能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有偿资助。记者了解到,与以往的无偿捐赠不同,对于爱心人士的捐赠,合作社将用同等价值的绿色天然农产品对资助进行回馈。目前,对合作社的资助可以从200元到5000元不等。同时,孙富业表示,今后回馈的项目也会更多,包含旅游、住宿等项目。
海归帮忙 产品上网
几个月前,因为一场爱心公益项目,孙富业结识了从韩国归来的硕士陈祥,这个洋硕士很多新奇的想法给了孙富业很多思路上的指引和启发。在陈祥的规划下,他们一起搭建起了互联网平台,将农户的农产品放到了网络平台上,帮助农户提高产品的销路。
同时,陈祥也有很多新的想法。目前,他们的与爱同行乡情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正在酝酿桶装水的项目,让购买者在喝上优质矿泉水的同时,更加关注太河镇的贫困人群。
而在未来,陈祥也将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农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这些点子正一个个在他的脑中酝酿,他想将在留学生活中考察过的现代农村的样板,真正能够在前沟村落地、开花……
资金,始终是创业者的拦路虎。在今年孙富业、陈祥的合作社面临困难的时候,他们得知了淄博市人社局政府贴息贷款,10万元的资金支持如一场及时雨,让合作社购买了连翘苗等原料,为他们未来的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们期待,明年连翘的销路,也将与它的花朵一样金灿灿。市民可致电15153334699向合作社进行咨询。
相关链接:
担保中心联系方式:昌国西路88号陶瓷科技城会展中心2017房间,3189111;张店担保中心联系方式:张店区南西四路16号,5207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