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疆境外园区渐成中俄两国经贸新平台

 2017-10-23 00:02:13  来源:产经综合  责任编辑:   点击:034次

分享到:

  中新网哈尔滨10月22日电 题:中国北疆境外园区渐成中俄两国经贸新平台

  中新网记者 杨拓

  几年前,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设立“境外产业园”还只是一个设想,然而经过中国北疆商人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境外产业园”不仅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落地生根,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中俄企业的欢迎,更重要的是,这种以中国资本为主导的合作方式,正在成为中俄两国经贸发展的新平台。

资料图 中国北疆内陆地区。中新社记者 杨拓 摄

  每天早晨,俄罗斯工人伊万都会准时来到乌苏里斯克市麦莱奥区市政大街5号——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伊万工作的“利杰尔东方钢铁”有限公司(彩钢厂)就在这家有中国资本投资运营的园区内。

  受卢布回暖和俄罗斯远东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伊万所在的公司订单量增多,今年开工以来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万吨左右。“虽然中国的合作区(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成立的时间短,但这里的企业更有朝气,效益也要好于其他地区的企业,随着企业效益的增加,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伊万说道。

  与伊万不同,中国的合作园区在当地官员看来,还代表着更为先进的经营模式和更快的发展速度。据俄当地政府官员介绍,位于园区内的“金色阳光”蘑菇厂利用当地最大养鸡厂提供的鸡粪为主要原料,不仅解决了养鸡场废弃物处理的问题,并已经形成了年产400吨平菇、口蘑规模的企业,产品已打入哈巴罗夫斯克、乌苏里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等俄远东地区。

  随着卢布的回暖,俄罗斯市场的购买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效益也出现了可观的增加。“园区内现有的3家制鞋企业共计6条生产线正在进行反季鞋生产,产品销往莫斯科等地,年产鞋450万双,年产值1亿元人民币。”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负责人吴雷说:“目前已经有多个中国和俄罗斯的企业正在和我们接触,希望能在这里设立工厂。”

  近年来,在中国官方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的经贸往来也从最初的资源型产品互换,发展为更深层次的资本运营,依托俄境内丰富的资源,设立境外产业园就是中俄资本成功运营的标志。

  作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枢纽,黑龙江发展境外产业园区已经“领跑”中国。黑河、抚远和绥芬河等黑龙江边境口岸城市,均成为中国企业在俄远东地区设立境外产业园区的依托,仅东宁一市就拥有4个境外产业园区,是中国拥有境外产业园区最多的县级市。

  “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达24.8亿元,入驻互感器、彩钢、服装、鞋帽、木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生产企业40多户,仅2016年就为俄方纳税1.12亿卢布,安排中方赴俄劳务1120人、俄方就业588人。”黑龙江省东宁市境外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郭振田说道。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俄罗斯的经济中心也开始向远东地区偏移,刺激远东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尤其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规划的出台,将大大吸引中国资本。俄远东地区官员表示,加入自由港之后,企业不仅得到了相应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同时也在邀请函办理方面获得了较大便利,更便于企业扩展其他经营活动。可以预见,随着中俄双方在资本运营领域的进一步开放,境外产业园区将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平台。(完)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拥有,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