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邵阳10月15日电 题:小生意推动大外事 邵商抱团掘金“一带一路”
记者 刘着之
2017年9月,中国政府同意老挝在长沙设立总领馆,湖南省迎来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外国领事机构。
不沿边不沿海的湖南获得老挝政府特别青睐的主要原因,是湖南与老挝30余载热络的民间交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大批谋生计的湖南人经由云南来到老挝,开启了“十万湘商闯老挝”的传奇故事。这支湘商大军以邵阳籍人士为多,据称创造了老挝四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
活跃在老挝的邵商只是这个敢闯肯干的群体抢占全球市场的一个缩影。恰逢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嗅觉敏锐的邵商勇抓契机,弄潮时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书写了一个个浓墨重彩的传奇故事。
小生意推动大外事
“湖南街”是万象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百多家林林总总的店铺,其经营者大多操着邵阳口音。他们从最初在中老边境贩卖小五金、电子产品发展至今,业务已拓展到百货超市、摩托车销售、农产品加工、地产开发及工程建设等,涵盖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邵东人宋杰锋就是其中的典型。2000年,借来2000元人民币,宋杰锋从摆地摊开始了他的老挝征程。经过17年的积累和发展,宋成为了一位跨国公司老总,业务涉及进出口、房地产、文化旅游等领域。
随着自身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曾经的“卖货郎”一步步成为老挝政要的“座上宾”。2015年,宋杰锋利用自己在老挝政商界的资源,推动促成了长沙至老挝万象每周两趟的直飞航班开通,湖南与东盟的空中通道从此更加畅通。
老挝作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内陆国家,一直难以挣脱交通不便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桎梏,“陆锁国变陆联国”是其民族梦想。“一带一路”倡议和以邵商为代表的湖南人加速了这一梦想照进现实的脚步。
2014年底,由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设计、湖南建工等建造的东孔岛大桥落成通车,湄公河上的名胜东孔岛从此结束了只能靠渡轮与陆地往来的历史。湄公河是老挝与柬埔寨的界河,大桥的落成也为老、柬两国更紧密联系打下了基础。
“中国人在老挝最多的是湖南邵阳人,他们在经贸、文化、科技、旅游等方面都做得很好。他们加深了中国人民和老挝人民的交流和友谊。”老中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原老挝驻华大使维吉表示,非常看好邵商在老挝的投资前景。
邵阳路桥在阿尔及利亚的项目施工现场。弄潮“一带一路”赢得“双丰收”
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邵商不只在老挝交出漂亮成绩单,分食这块“大蛋糕”的也不只是扎根海外的私营业主。
邵阳路桥作为“老国企”,勇敢弄潮,走出国门承建了对阿尔及利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的南北高速公路中的E4合同段。该工程即将竣工。
今年7月,邵阳路桥又承接了阿尔及利亚中心港口和伊朗阿巴斯港至科尔曼高速公路等项目的相关建设工作。邵阳路桥董事长、总经理赵应华将“走出去”的成功归因于邵阳人的“胆商”,即挑战、竞争和冒险的能力。
赵应华说,邵阳路桥之所以拒绝在本地过多布局,而是通过积极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竞争,是希望保持企业奋斗的状态和培养抵御风险的能力。近年来,该企业累计完成了国内公路路基工程1000多公里,建造桥梁400余座,年综合施工能力逾20亿元。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除了创造可观的经济利益,赵应华更看中的是内地企业可以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环境适应能力。
“别看当地不富裕,工人的法律意识和履约精神却很强。”赵应华说,在阿尔及利亚项目施工中,邵阳路桥逐渐学会用对劳工保障的重视和对宗教文化的尊重赢得好感,与本地工人建立起良好的劳务关系。
开阔国际视野、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历练、技术体系与欧盟标准接轨、为贫困家庭培养高收入技工……多重红利正吸引着更多邵阳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开疆拓土”,走上更为广袤的国际舞台。
搭建平台组团掘金
走上“一带一路”大平台,需要强有力的跳板支撑。素有“抱团”传统的邵商选择通过商会组织相互取暖。湖南目前在境外的10家商会中,就有五家由邵商牵头成立。老挝、泰国、越南、印尼等国的湖南商会会员也以邵阳人居多。
泰国湖南商会会长刘纯鹰靠做箱包起家,初出国门时备尝语言习惯不通、货物滞销囤积、员工卷款逃跑等艰辛。凭借邵阳人“吃得苦、不怕死、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他沉下心来,摸透了当地的政策法规和市场行情,终于在泰国挣得又一桶金。
泰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其零关税政策可辐射全球40多亿人口。早在2004年,刘纯鹰就斥巨资在泰东北部建起湖南省首个境外工业园,打造“一条龙式”的产品制造、销售、物流平台。
2009年,刘纯鹰发起成立泰国湖南商会,并担任会长,以“湘情”回报乡亲。一呼百应的聚集效应让在异国打拼的湘商有所倚靠,单打独斗时面临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近年来,邵阳大力实施“湘商产业园”建设,以系列优惠政策叫响“产业兴邵”口号。
2013年,刘纯鹰看准时机,带着多年累积的资金、资源和管理经验,回到家乡邵东县创办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致力于为父老乡亲们开辟一条通往国际市场的商贸之路,使“邵东制造”辐射全球。
装有定位系统的书包、会爬楼梯的拉杆箱,邵阳传统的箱包生产业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焕发出创新的生机。在刘纯鹰的带领下,一批家庭作坊式企业成功转型升级,当地箱包、服装、皮革等多个行业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
目前,邵东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已聚集了30多家自营出口企业。2016年,该园实现产值过四亿,利税超2000万元。刘纯鹰说,他计划在5年内培育100家入驻企业,以先进的管理模式、快捷的融资渠道、优势的出口平台,便捷的出国通道、安全的资金回笼途径、优质的服务意识,着力打造产值过百亿,集研发、生产、营销、展示、物流、投融资为一体的加工制造出口基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