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管院谢小云:结构性失业潮短期内不会出现

 2017-01-10 22:00:08  来源:产经综合  责任编辑:   点击:034次

分享到:

  中新网杭州1月10日电(记者 王逸飞 实习生 杨雅雯)近年,包括淘汰落后产能、机器换人等举措在各地强势推进,助推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迈向深入。而同时,坊间也出现了不少有关转型升级将带来结构性失业潮的担忧。对此,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领导力与组织管理学系主任谢小云教授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中国产业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有助于防止失业潮在短期内出现。而长远看政府也应承担“托底”的民生和人文关怀,用兼具进取和包容性发展的政策应对结构性失业可能带来的更大影响。

  当下,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重要主题,在各地,其力度也不可谓不大。如浙江省近两年已累计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超3000家,而近三年该省机器人代替传统的产业工人数量约200万人。在广东、浙江、江苏、重庆等制造业集中的省市,机器换人行动已强力推进数年。

  转型升级改善着地方发展活力与中国经济基本面,但同样也带来“衍生考验”。如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加剧带来的失业潮担忧,便是代表。如今在坊间,类似“企业倒闭、淘汰落后产能致使大量工人失业”、“机器换人抢走工人饭碗”、“大规模失业潮或将到来”的声音,并不难听到。

  对此谢小云认为,短期内中国就业市场暂不会出现失业潮问题,不必过分担忧。

  “目前中国出现的失业现象,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机器换人;实际上失业现象很大程度是在当下经济周期中,由于制造业部门成本太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导致。制造业恰恰需要更多引入先进的机器人装备替代简单技能的劳工,起到‘减员增效’的作用,进而重新‘把饭碗夺回来’。因为只有制造业企业能够存续经营下去,才能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就业吸纳能力。”他说。

  其同时指出,中国是一个各种产业门类齐全、产业水平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呈现出梯度差异的国家。这种梯度差异使结构性失业的后果一定程度上可得到缓解和分化。所以转型升级引发的结构性失业加剧问题,不会在短期内、集中式的对就业市场形成太大威胁。

  而从长远角度,谢小云也表示,虽不应过分担忧“失业潮”,或将其视作“洪水猛兽”,但对于结构性失业加剧问题,也需要加强重视程度。

  “结构性失业背后隐藏着当前人才供给侧的系列问题,即人才供给系统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间存在诸多错位的现象。如数百万大学生的技能储备和传统就业心态不利于他们进入产业工人行列,而低技能产业工人群体的劳动技能无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如果我们不及时回应这些挑战,将会在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之后面对沉重的结构性失业压力,以及各种衍生问题。”谢小云说。

  他分析:“追根溯源,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系统存在大量的专业设置同质化、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单一、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因此造成了上述错位现象。”

  未来,应如何将结构性失业影响降至最低?在企业与就业者层面,谢小云指出企业要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形成人与机器的互补,这也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大众而言,积极参与终生学习、应对工作技能的新需求,是确保职业生涯持续成长的必经之路。

  他也从“进”与“守”角度,表达了其对于政策方向的期待。

  谢小云说:“政府一方面要更加坚定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而提升整个工业部门的就业吸纳能力。同时政府也应承担‘托底’的民生和人文关怀,政策应兼具进取和包容性发展。特别是应该持续加强社会安全网建设,同时通过减税、应用型教育改革、专门技能培训补贴、通用技能培训公共服务购买、再就业辅导、城乡统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各种途径,将结构性失业的影响保持在可控的水平。”

  他还指出,东部沿海省份可尝试对接中西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通过各省间政府合作,适度加强转移就业安置的政府引导措施,也有助于化解相关压力。(完)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拥有,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