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让历史文物“活”起来

 2023-06-07 14:25:03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sorrs   点击:034次

分享到: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征报道:金色海昏,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

  6月5日这天并非周末,没想到,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内,竟然人头攒动。簇新朱红的云兽纹漆盘、漆耳杯,小巧精致的瑞兽形青铜镇等,吸引着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这漆器造型精美、色彩对比强烈,真是巧夺天工啊!简直不可想象,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居然有如此精美的漆木器!”来自河南的王女士对新修复的两件漆器赞叹不已。

  与广大游客共享海昏文物最新修复成果,不仅让游客真切感受到考古工作的魅力,更进一步展示了海昏侯国遗址的丰富文化内涵。海昏侯国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侯国都城聚落遗址,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及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遗址自发现以来,一直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并要求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推进考古发掘和保护。2020年江西省政府出台《江西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办法》,通过立法推动文物保护法治化进程;2022年4月,国家文物局对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授牌。

  祠堂岗墓区位于刘贺主墓的东北方向,是汉代海昏侯国都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墓葬和相关遗迹,为汉代列侯埋葬制度提供了珍稀的实物遗存。

  由于祠堂岗墓区存在着缺乏内部巡逻管理道路、民坟占压遗址本体、原生植被风貌欠佳并扰动地下可能的埋藏文物等问题,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通过深入调研,制定环境整治方案,清除威胁遗址本体安全的野生植被,修整祠堂岗主墓封土,恢复周边自然生态,保持墓园历史氛围。

  在祠堂岗墓区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铺设步行麻石和栽种果蔬苗圃。“汉代人已可熟练种植葵(冬葵)、藿(豆叶)、薤(藠头)等蔬菜以及桃、枣、杏等果树,墓区也正种植这些汉代常有的果蔬。根据遗址展示需求,我们从某个角度进行历史风貌复原,既是原址保护,也给不远千万里而来的参观者最好的民俗体验。”管理局遗址保护处刘利处长告诉记者,“汉代人吃什么,种植什么,这里都能看到。”本次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后,墓区主要威胁因素得以解决,周边景观环境得到改善,历史环境逐步恢复,也将是考古遗址公园近期规划的展示重点。据了解,祠堂岗墓区预计今年7月底前完工并对外开放。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着力打造“海昏侯”这张“金名片”,助推我省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而文旅融合也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今年“五一”假期,考古遗址公园迎来新一轮参观热潮。仅5月1日,考古遗址公园接游客量就达3.63万人次,创下单日接待量新纪录。遗址公园还组织开展了汉风市集、游艺、舞蹈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联合所在地铁河乡推出龙虾美食节,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完成交易额1500余万元,带动农户商户实现净利润350余万元。

  用时尚方式创新表达,让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考古遗址公园深挖海昏侯国历史文化内涵,在节假日、遗址公园周年纪念日等特殊节日,大力开展古戏曲表演、汉代婚礼、汉代游戏等汉文化活动,还经常设置免费体验的六博棋、蹴鞠、投壶、套圈、击鼓等极具汉风的小游戏,而遗址博物馆的裸眼3D、VR游览、《钟鸣海昏》编钟表演等更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汉代文化。丰富的文化旅游业态,让游客真实感受大汉盛世文明,体会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一件文物,讲述一个“海昏故事”。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堪称一部我国大汉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其丰厚的文化遗产,为赓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供了多层次物态载体。考古遗址公园还将继续深挖珍贵历史资源,不断推出特色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优质文化体验,切实发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标杆的作用,让考古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拥有,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