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亿基金托管市场迎来大变局!
近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修订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托管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该《托管办法》按照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统一安排,允许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申请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托管业务资格,这也意味着我国基金托管市场正式对外资银行“开闸”。
9大修订要点
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托管办法》修订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申请基金托管资格
按照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统一安排,允许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申请基金托管业务资格,净资产等财务指标可按境外总行计算,并明确境外总行应承担的责任,强化配套风险管控安排。执行中,外国银行在华子行一体适用。
2、取消基金托管银行必须为法人的限制
删除《托管办法》附则条文“本办法适用境内法人商业银行及境内依法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中“法人”的表述;允许外国银行在华分行净资产等财务指标按照境外总行计算。
3、引进优质外国银行
明确境外总行应当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具备良好的国际声誉和经营业绩,近3年基金托管业务规模、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居于国际前列,近3年长期信用均保持在高水平;所在国家或者地区具有完善的证券法律和监管制度,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已与中国证监会或者中国证监会认可的机构签定证券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保持着有效的监管合作关系。
4、强化配套风险管控机制
明确外国银行分行的民事责任由总行承担,并在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托管协议等法律文件中约定总行履行的各项义务;要求外国银行总行根据分行托管规模,建立相应的流动性支持机制。
5、完善监管安排,防范基金托管业务风险
结合监管实践完善监管要求,适当调整基金托管人净资产准入标准,强化基金托管业务集中统一管理,完善基金托管人持续合规要求,进一步丰富行政监管措施,强化实施有效监管。
6、完善基金托管人净资产准入标准
具体来看,为有效保证申请人抗风险能力,在现行规则对基金托管人20亿元净资产和结算参与人400亿元净资产要求的基础上,将托管和结算分开,将基金托管人净资产要求调整为 200亿元。
7、强化监管要求与责任追究
结合近年来监管实践,强化托管人风险管理要求:一是加强对基金托管业务集中统一管理,不得以承包、转委托等方式开展基金托管业务。二是强化持续合规要求等。三是丰富行政监管措施种类,明确基金托管人及相关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以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定期报告、暂不受理与行政许可有关的文件等行政监管措施。
8、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实行“先批后筹”
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简化申请材料并优化审批程序,删除审核环节对申请人
筹建情况的现场检查安排,改为“先批后筹”。
9、统一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准入标准与监管要求
将《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整合并入《托管办法》,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从事托管业务统一适用,同时废止《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
《托管办法》出台后,证监会相应更新基金托管资格相关行政许可事项的服务指南,包括外国银行在华分行在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均可依法报送相关申请。证监会将会同银保监会加强对基金托管人及基金托管业务的日常监管,持续强化执法力度,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据悉,《托管办法》自2020年5月9日至6月23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证监会和银保监会通过征求相关部委意见、召开座谈会、视频调研等多种形式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社会各界对《托管办法》内容总体支持,建议尽快发布实施。证监会和银保监会对社会各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认真研究,吸收采纳合理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托管办法》。
3家外资银行“巨头”已申报
短期不会冲击我国基金托管格局
外国银行在华分行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的“开闸”,将为数十万亿体量的基金市场带来大的变革,而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广阔前景,也让外国银行争相布局国内市场,基金托管业务资格也不会例外。
证监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今年以来已经有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三家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申报了基金托管资格。
从申报进度看,上述三家机构分别在今年4月10日-20日提交了申报材料,并在当月对申报材料进行补正,而随着目前《托管办法》的修订,也将为上述机构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的申报进度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事实上,在2018年10月,渣打银行已经获批成为首家具有公募基金托管资格的外资银行,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外资银行申请我国基金托管资格,基金托管队伍也将继续扩容。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外资金融机构进军国内市场,将可能为行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投资理念,并为提升中资金融机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化能力大有裨益。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高管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提速,不少优质外资金融机构陆续进入国内市场,部分优秀金融机构在商业模式,风险控制,规范运营,投资理念,以及基金投顾管理等方面,给国内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很多启发。相信在不断的金融对外开放中,国内金融企业也可以快速成长,凭借中国人的聪明和智慧,也可以在与外资金融的竞争和合作中提升业务的竞争力。
而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总规模已经达到17.64万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有2.64万亿的管理规模,两项合计总规模将超过20万亿,这也意味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有了20多万亿元的庞大市场。
而从当前国内公募基金托管业务格局看,仍是中资国有大行的天下。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已经展业的40多家基金托管机构中,公募基金托管总资产为16.75万亿元,“宇宙行”工商银行(601398,诊股)(港股01398)以2.37万亿元规模位居首位,市场占比为14%;建设银行(601939,诊股)(港股00939)、中信银行(601998,诊股)(港股00998)分别以2.19万亿、1.96万亿元分列二、三名,市场占比也在10%以上。
在总排名中,前15名皆为中资银行机构,考虑到国内基金公司寻找托管机构时更为看重代销能力,入场的外资银行“新军”可能短期内无法与中资银行媲美。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副总经理对此评价,国内基金托管一般会看重托管行的基金代销能力,且国内基金公司与银行的托管合作已经积累多年;叠加今年受疫情影响,互联网代销渠道也在快速崛起,外资托管行预计短期内不会对国内的基金托管格局产生较大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外资托管行初涉国内市场,仍可能短期内“水土不服”,还需要以更好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做好综合服务,才可能在我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