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或剥离健康药物业务 调整或涉及善存等知名产品

 2017-10-13 08:30:36  来源:新浪  责任编辑:root   点击:034次

分享到:

  辉瑞或剥离健康药物业务

  宣布评估有关战略,包括部分、全部剥离或保留业务,调整或涉及钙尔奇、善存等知名产品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贝贝

  11日下午,跨国药企辉瑞制药宣布,公司正在为其健康药物业务评估战略选择方案,未来将有可能部分或全部剥离该业务,但也不排除全盘保留,辉瑞方面预计将于明年就此战略选择方案作出决定。对于辉瑞公司此次拟调整,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可能对公司市值和股价产生影响,但长远影响还需看该公司的后续投资并购动作。

  或在明年确定方案

  纽约时间10月10日(北京时间10月11日),辉瑞制药美国总部正式宣布,该公司正在为其健康药物业务评估战略选择方案。而在昨日上午,南都记者从辉瑞中国官方网站留意到相关消息。

  在本次业务评估中,辉瑞方面表示,评估期间将考虑一系列可选方案,包括通过分拆、出售或其它交易等方式将健康药物业务全部或部分剥离,但也可能最终决定保留这项业务。而根据辉瑞方面规划,希望在2018年就此次战略选择方案做出决定。

  据南都记者了解,健康药物业务的辉瑞健康药物部(下文简称PCH )进行研发、制造和销售,而在辉瑞的公告中显示,其主要类别产品线包括膳食补充剂、疼痛管理、胃肠、呼吸和个人护理五大类11个产品线,不过,去年1月14日辉瑞所收购的中国千林品牌系列产品并未在前述产品线中。

  据南都记者了解,在国内,辉瑞健康药物部前身为惠氏健康药物部(2009年惠氏已整体被辉瑞680亿美元收购),主要销售善存、钙尔奇、惠菲宁及千林等多个产品,本次业务调整中,对辉瑞在中国本土的健康药物业务影响如何?对此,南都记者昨日向辉瑞中国方面发送采访邮件,辉瑞中国方面也向南都记者转述美国总部回复:在尚未形成决策或尚未完成战略评估之前,公司(辉瑞)不准备就战略评估过程发表更多的声明。

  另外,针对本次业务调整评估,辉瑞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晏瑞德表示:“尽管健康药物业务同我们生物制药核心业务的多个环节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与我们的核心业务之间也存在足够多的差异,因而在辉瑞公司外部或许可以更充分地实现其价值。”

  若剥离或短期影响公司市值

  业界指出,自2015年起外资药企就步入了“剥离非核心业务,加强主营业务的转型期”,部分跨国药企通过出售地区销售权、产品线转让等形式,将自身部分非核心或当地专利到期的产品线,向其他药企出售或交换产品线。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PCH2016年的营业收入(全球)约为34亿美元,而在全球健康药物十大畅销品牌中,善存和Advil(中文音译“雅维”,内地未上市)均为P C H所有,另外该部门下辖的十大品牌产品2016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亿美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与此前诸多药企剥离的“非核心业务”相比,PCH系辉瑞中营收情况较好的部门,而该公司此次拟对健康药物业务调整,更多是在资本市场角度获取更高的价值回报。

  对此,东莞证券分析师潘绍昌向南都记者表示,美股公司主要以市值为发展主线,假如辉瑞部分或全部出售健康药物业务,有可能短期内对其市值及股价带来一定影响,但是就其中长期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观望其后续投资并购动作。

  “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在剥离非核心部门后,公司若没有产生新的投资并购动作或另外一些盈利业务刺激增长,只能说明两点:一是企业可能在短期或中期有比较急的融资需求;第二是需要一个转型动机。”

  潘绍昌分析,辉瑞拟对健康药物业务调整更多是出于“转型”考量,假如该公司部分或全部出售该业务,则会巩固其他核心业务,去操作新的盈利增长点,“而这也可能说明,健康药物业务未来前景可能没之前那么好”。

  当然,存在业务调整也不止辉瑞一家,据南都记者了解,今年全球范围内也有其他药企调整或拟调整业务。今年7月24日,葛兰素史克(GSK )剥离了英国区饮料品牌好力克(Horlicks)与蛋白粉品牌Maxi Nutrition业务,这两项业务为GSK非核心业务;2月14日,赛诺菲向法国制药商易普森(ipsen)出售5款消费者保健产品在欧洲权利,3月6日,外媒也声称该公司正考虑部分或全部出售CEPIA (工业事务)业务。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拥有,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