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电 手机套餐流量不清零政策推出不足2个月,流量莫名其妙“偷跑”事件频出。有数据显示,消费者一年为此多付出近400亿元。
不少消费者认为,以往打电话、发短信分别由时长、条数计算,自己可以查实,可是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流量如何核实却犯了难。
网络安全专家裴智勇表示,除个别大流量“偷跑”事件外,其实流量非正常消耗已成智能手机通病,每天都有大量流量在不知情下流失。
裴智勇举了一个例子,前不久360安全团队发现过一种植入手机正常应用里的木马病毒,只要用户安装了带有该病毒的手机应用,即使是滑动解锁屏幕这个小小的动作,都会消耗一定流量。“一次解锁消耗0.76MB流量,一个手机用户如果每天解锁150次,就意味着一天额外消耗100MB流量。”
流量偷跑问题与手机系统也有关。360手机安全专家买昭一丁表示,安卓系统对应用权限是开放的,它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即使在用户退出该程序后,该程序还有可能在后台运行并消耗流量。
近年来,大量APP通过运营商提供服务,由运营商收取流量费,之后与其按比例分成,即用户流量消耗多少直接与APP制作商利益挂钩。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APP从业者坦言,希望流量跑得快已是行业通病。这直接导致很多正常的、非恶意APP软件在制作过程中,设计了在安装时或之后“套取”用户手机后台使用权限,尤其是安卓系统下,很多软件都会在用户不知情、关不掉的情况下,肆无忌惮地更新、下载以增加流量消费,其中不乏很多知名APP软件。
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安卓平台新增恶意程序主要是资费消耗,占比为53.1%;其次为恶意扣费41.5%和隐私窃取3.6%。资费消耗类恶意程序主要通过私下拨打电话、发短信、频繁联网等方式耗费用户的流量和话费,是用户较难察觉的一种恶意行为。
360手机安全卫士监控数据显示,平均每部智能手机每天偷跑流量约2.33M。“按照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1到10月移动流量平均资费为80元/G,据此保守计算,安装了360手机安全卫士的近6亿用户,每年因流量‘偷跑’而额外付出的流量资费就将近400亿元。”买昭一丁说。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消费者普遍觉得现在流量越跑越快还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随着4G流量资费下降,用户资费敏感度减弱,常开数据服务,有WIFI时也懒得切换的现象增多,导致使用流量明显增加;二是随着4G网络覆盖越来越好,更多的用户更换为4G手机,原本因为页面打开速度慢而随时中止、跳转的现象减少,用户消耗流量有所增长。
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委员宁家骏表示,监管部门和运营商都需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将信息领域的监管和监督公开化,使老百姓的信息消费更加透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严峻,加强智能应用APP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势在必行,让流量消费更透明、顺畅,提升消费者信息消费体验。(记者:高亢、罗政、詹婷婷、王贤)

证监会定性“恶意做空” 大股东增持等方案将
广东南沙、横琴自贸区启动跨境人民币贷款
北京设定2300万人口上限 通州副中心两年见成
李克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恒丰银行陷多重质疑 逼停员工持股计划
西藏“首虎”乐大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免职
台湾一只幼鲸搁浅死亡 10公升垃圾塞满胃(图
于晓明任山东省委秘书长 雷建国不再担任
珠海警方包围式搜索深山 救出两名澳门迷路驴
国内无法律禁止手机预装软件 专家称靠行业自
董明珠:不认同格力的可把股票卖掉
中国留学生成美国私立高中主力 占比不断增加
南京教育局回应中招志愿填报存“黑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