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每天赚1.27亿 未来三年土地储备每年降5%-10%

 2017-08-29 07:40:00  来源:新浪  责任编辑:root   点击:034次

分享到:

  平均每天赚1.27亿 恒大战略转型后成“利润王”

  中国恒大发布2017上半年业绩,为降负债率计划未来三年土地储备每年降5%-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记者 林广 实习生 刘艺 邓楚婧

  南都讯 去年刚在规模上成为“中国最大房企”的恒大集团,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了231.3亿元,平均每天能赚1.27亿元,成为了“最会赚钱的房企”。昨日,中国恒大在香港发布2017年度上半年业绩,上半年营业额达到1879 .8亿元,同比大增114 .8%;净利润231.3亿元,同比大增224%。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表示,未来恒大不会追求销售量的第一,而是追求毛利润和净利润的第一,为股东带来丰厚的回报。

  恒大超越中海成房企“利润王”

  近年来,中国房企规模第一的位置常有变化,万科、绿地、恒大、碧桂园都曾在年度或者半年度的销售额排名中位居首位。但是如果从“赚钱能力”而言,过去多年来中海地产始终保持着“利润王”的地位,直到今年上半年被打破。

  昨日,中国恒大发布2017年度半年业绩。截至6月30日,恒大总资产达14930亿元,位列行业第一位。此外今年上半年恒大营业额1879.8亿元,同比大增114.8%;合约销售额达到2440 .9亿元,同比增长72.2%。

  值得注意的是,就目前已经公布半年业绩的房企来看,作为多年来的“利润王”,中海地产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216.5亿港元;万科地产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约为73亿元。而中国恒大上半年除了净利润大幅上涨至231亿元、位居行业第一之外,上半年该集团实现核心业务利润273亿元,同比大增249.6%;归属股东利润188.3亿元,同比大增832%;股东回报率51.8%,同比增43.6个百分点。

  “面粉买得便宜,所以效益比别人高”

  对于今年上半年利润的大幅增长,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表示,恒大此前一直走的是规模化的战略,这也让恒大从一个小的区域型房地产公司,成长为中国房地产的龙头企业。“现在恒大已经是土地储备最高、全国覆盖范围最广、权益销售额也排名第一的公司,已经具备了转型的基础。”他表示。

  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宣布实施战略转型,由“规模型”发展战略向“规模+效益型”发展战略转变。在发展模式上,由以往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发展模式转变。而从此次恒大发布的半年报财务数据来看,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据了解,恒大上半年实现利润大增,一方面是由于销售高增长带动营业收入大增,另一方面恒大近两年大力度打造精品产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夏海钧指出,由于恒大前几年拿了最便宜的“面粉”,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做“面包”,效益自然比别人高。另外,恒大是中国唯一一个实行标准化运营的发展商,刚需、高端和旅游地产三条产品线非常清晰,集约化采购可以确保成本低于行业水平,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三大措施降低企业负债率

  据了解,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高速增长的房企普遍采用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发展模式,其逻辑在于房企要实现高增长必须储备大量土地,从而沉淀大量资金推高负债。而作为发展最快的龙头房企,恒大自2009年上市以来销售额、总资产等核心经营指标实现12-23倍增长,负债率也因此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南都记者了解到,随着恒大转向“规模+效益”的发展战略,保持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注重增长质量,降负债、去杠杆也成了必然选择。今年上半年,恒大成功引入两轮合共700亿元战略投资,并在5、6月份两个月内迅速还清1129亿元永续债,实现资产负债率下降至75.5%。

  恒大首席财务官潘大荣在业绩会现场透露,到今年年末恒大资产负债率将下降到67%左右,2018年末下降到60%左右,2019年末下降到55%左右。

  而为了实现降低负债率的目标,恒大将实施三大措施:一是计划未来三年实施土地储备负增长,即土地储备每年下降5%-10%,相当于每年减少1000万到200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二是恒大地产计划进行第三次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入战投资金300亿-500亿元;三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盈利能力,增加净资产。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拥有,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