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与神华合并,两万亿资产将如何重新配置?

 2017-08-28 21:50:03  来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root   点击:034次

分享到:

腾讯财经 作者 熊少翀 王海若

2017年8月28日,中国“煤老大”神华集团和“电老三”国电集团,在传统“七夕节”正式宣布联姻,“中国神电”尘埃落定。

上述两家央企的共同控制人国资委宣布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合并重组后的新公司定名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能投)。

这是目前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并案。

合并完成后,横空出世的“巨无霸”国能投总资产将接近两万亿元,同时将稳坐世界最大的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两把交椅。

合并后的两万亿的资产将如何重新配置?

业内流传的方案是,火电资产将整合进国电电力,煤炭资产整合进中国神华,而风电资产将集中在龙源电力。

事情似乎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8月28日晚间,国电电力和中国神华同步公告称,二者将共注入666亿成立火电合资公司,国电电力拥有合资公司控股权。

“这次合并延续了国资委一直以来的将国企做大做强的思路和意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腾讯财经称,国电和神华的合并对当事企业的确有好处,上下游协同效应可能会很明显。

神华吸收国电

8月28日晚间,国电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龙源技术(300105.SZ)和英力特(000635.SZ)同时发布公告称,神华集团更名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国电集团。本次合并实施完成后,这两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国电集团变更为国能投。

一方吸收另一方,前者更名后存续,后者注销,这几乎成为国企重组的最主流模式。南北车、宝钢武钢均属此类。

“这或许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神华内部的阻力。”一位不方便具名的行业人士对腾讯财经称,神华集团自身业绩很好,不少人都认为该公司的合并动力不足。

此次合并的“吸收方”神华集团,是一家1995年的国有独资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大煤炭企业。其业务以煤为基础,涉及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等,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被业内称为中国最赚钱的煤企。旗下有上市公司中国神华(601008.SH/01008.HK)。

截至2017年4月底,神华集团总资产达10143亿元,较1995年神华集团成立之时增加了10032亿元,增长91倍;2016年营业收入2479亿元,实现利润361亿元,分别较1995年增长了354倍和516倍。

国电集团则相对年轻,是2002年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的,以发电为主的综合性大型电力集团,也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其业务以发电为主,主要从事电源的开发、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业务还涉及煤炭、发电设施、新能源、交通等。

2016年五大发电集团总装机排名中,华能集团以16554万千瓦排名第一,华电以14281万千瓦位居第二,而国电以14248万千瓦紧随其后,排名第三。

国电集团此前旗下共有7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国电电力(600795.SH)、长源电力(000966.SZ)、英力特、龙源技术、ST平能(000780.SZ)、龙源电力(00916.HK)、国电科环(01296.HK)。截至2016年12月底,国电集团资产总额达到8031亿元。

合并之后,两万亿的资产将重新配置。

业内流传的方案是,火电资产将整合进国电电力,煤炭资产整合进中国神华,而风电资产将集中在龙源电力。

事情似乎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8月28日晚间,国电电力和中国神华同步公告称,二者将共注入666亿成立火电合资公司,国电电力拥有合资公司控股权。

二者合并后的新领导班子尚未公布。通常,高层人事是国企重组过程中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但在神华与国电的合并中,这项难度似乎并不大。

目前,国电集团的领导是董事长、党组书记乔保平,神华集团则是总经理凌文。这两家央企,前者的总经理职位空缺超过半年,后者的董事长职位亦已空缺4个月。

合并能否1+1>2

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为什么要合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景春梅向腾讯财经分析,二者合并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为了缓解由于煤炭市场化程度快于电力市场化导致的反复发作的煤电顶牛矛盾。在目前的煤电联动机制下,合并之后可以部分缓解这一矛盾。

景春梅分析,国电集团的火电装机约为1.2亿千瓦,神华国华电力的火电约为6000万千瓦,二者相加为1.8亿千瓦。“缓解煤电矛盾,对国电集团尤其意义重大。”

“目前的电力体制情况下,煤电联动效果并不好。”林伯强告诉腾讯财经,当前的煤电联动不透明、不到位,不及时,导致电力市场很好的时候,煤不好,煤很好的时候电又不好。

林伯强认为,倘若上下游深度结合并真正发挥协同效应,公司的经营将会更加稳定,业绩也更有保障。

在能源市场化改革中,煤、电两大行业之间如何才能够到达平衡,一直都是煤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以往的煤价上涨过程中,电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纷纷进入煤炭领域。五大电力集团均持有煤矿,总产能超过25,000万吨。而神华集团同样也早已进入发电领域,并计划到2020年底火电装机达到1.18亿千瓦。

过去一年半的时间,煤炭价格暴涨让火电企业的效益和效率大幅下滑。

“煤电上涨对电力公司的影响很大,上半年到现在,煤价一直都处于高位,发电企业都比较难过,合并无疑可以降低发电成本。”国内某券商的一位能源电力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告诉腾讯财经。

作为央企,国电和神华的合并也有国资委在更高层面的考量。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在电力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除了沿袭一直以来的将国企做大做强的思路,景春梅分析,二者合并的另一个理由是方便中国能源央企更好地“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电成绩显著的风电板块和神华同样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板块可以实现强强联合,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国电集团的风电装机约2580万千瓦,每年以新增200万千瓦的速度成长;神华新能源的风电装机为710万千瓦,年底可能突破800万千瓦。合并之后,两家公司的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300万千瓦,占中国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1/5以上。

这意味着新成立的国能投将在煤炭、火电和风电规模领将成为全国第一。

“但是国能投资集团并不会形成绝对垄断优势,不会对煤炭和电力价格形成很大影响。”林伯强分析,因为国能投无论在煤炭还是电力领域在全国所占的规模依然较小。

但国能投是否会在煤电和电力行业形成示范效应,引起了市场更多遐想。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拥有,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