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华为数据之争倒逼立法?专家建言个人信息保护

 2017-08-28 19:20:01  来源:新浪  责任编辑:root   点击:034次

分享到:

  新浪财经讯 8月28日消息,近日,腾讯华为两大行业巨头的数据之争升级,引起大家对数据安全与保护的重视。

  腾讯华为激烈博弈源于华为去年底推出的一款荣耀Magic手机。主打人工智能的荣耀Magic手机通过收集用户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信息,收集的信息包括微信聊天信息。腾讯公司认为华为的行为是窃取微信用户的数据,并向监管部门投诉。而华为方面认为,数据属于用户本身而非腾讯,华为在调度用户数据之前已经获得用户的授权,和腾讯无关。

  其实深陷数据之争的不止是腾讯和华为,6月份菜鸟和顺丰因物流数据短兵交战,7月份京东封杀天天快递。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互联网巨头、手机厂商都想借力数据占据上风,但问题是在巨头争夺战中,作为数据生产者的个人用户完全没有发言权,相关法律条例的缺失让个人信息的保护无从下手。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副巡视员张韶华表示,网络世界确实出现了许多信息安全事件,她认为,华为和腾讯目前还是在打口水战,涉及的是商业竞争和信息保护。但是深层次来看,确实要推动国家的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立法。

  数据到底属于谁?

  腾讯一方称华为是侵权获取了微信的数据。而华为称数据属于用户,华为已经获得了用户的授权。两个巨头争斗,作为数据生产者的主角却被忽略了,用户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目前普遍的共识是数据属于用户,那么腾讯和华为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华为收集的是微信用户的个人信息,腾讯是信息的控制主体。”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爱君教授认为,“

  华为收集的信息的权属应从以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华为收集的信息如果涉及国家秘密应遵守国家安全的管理规定;如果该信息是经过腾讯加工,并且符合知识产权的特征就应该遵守知识产权的规定;如果上述都不是,收集的为微信客户的信息是属于《网路安全法》中规定的个人信息,就应遵守《网路安全法》的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周昀认为,腾讯已经获得了微信用户原始大数据的控制权,这种情况下华为再获取用户数据,有没有必要征求腾讯的意见,是值得研究的。根据《网络安全法》第41条的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也就是说腾讯有责任去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用户授权是尚方宝剑?

  关于用户授权,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是比较粗线条的,目前普遍的做法也比较笼统。通常采取一揽子默认同意的方式,用户不表示反对,就默认为同意,一次授权无限期使用。

  本次争端中的华为荣耀Magic手机也是如此,手机开机时会出现功能授权列表,对各项功能和需要收集的数据作出了说明,用户可以选择“启用”和“不启用”。未做任何操作时,系统默认全部功能为“启用”。

  “华为的用户授权未必非常的完善和规范,可能有一些问题。”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谢永江教授表示,目前欧盟的做法比较严格,对于特定的个人数据的处理,要告知用户这个到底是干什么,不是笼统为了提高服务要用这个数据。要让用户充分了解这个活动,用清晰的方式表示数据被使用,而不应该是默认的。

  个人隐私的界限在哪里?

  另一个受关注的问题就是个人隐私保护的“度”。

  《网络安全法》第76条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而很多时候用户授权时并没有考虑那么深,“给孩子报一个学生班,转身铺天盖地电话打进来,你孩子上几年级我有相关的培训课要不要上,连你的车牌号什么都知道,汽车什么保险,可能会超出了个人信息,法律所界定的范围。”张韶华呼吁,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来保护信息安全。

  李爱君提出,可以从四方面做起个人信息的保护。

  首先立法保护。在网络社会大趋势下,原有的一些规定制约了大数据的利用,所以相对的,修订制度在利用数据促进经济发展和个人信息保护之间有一个平衡。

  其次,开发数据的运用的过程当中,欧盟及美国等国家立法是不赋予数据主体的控制权,但这并不是说信息主体就没有权利了,而是通过制度,加大收集主体、使用主体、存储主体、处理主体的责任。在欧盟和美国在违法与违规进行信息的利用、收集、处理的成本很高。

  第三是行政监管。从《网络安全法》来说,对于数据的监管主体是多元化的,最主要监管主体就是网信办。

  第四是社会监督。调动市场的机制,让公民进行监督,只要举报对了就给奖励。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拥有,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