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和家量产车下线迎市场考验

 2017-08-22 08:31:09  来源:新浪  责任编辑:root   点击:034次

分享到:

  尽管乐视汽车的状况让互联网造车的前景蒙上了阴影,但后续的互联网初创企业在汽车制造的道路上愈挫愈勇。8月21日,车和家首款量产SEV智能轻电在常州试生产下线。业内人士表示,首款车型的下线,意味着车和家进入了量产前的准备阶段。随着试生产的深入,车和家的量产车打消了此前公众对互联网企业“PPT造车”的印象,但量产并非互联网汽车制造的终点,而只是起点,未来除了生产资质外,市场和产业链布局才将是真正考验的开始。

  抢首个量产车端口

  “我们采用领先的乘用车制造工艺来生产SEV智能轻电,在世界范围内,这都是绝无仅有的。”车和家创始人及CEO李想表示,SEV智能轻电是车和家打造的全新品类交通工具。它根据欧洲L6e标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旨在为城市短途出行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北京商报记者在车和家7月曝光的SEV谍照上看到,这款车采用前后两座设计,尺寸小巧,可容纳两个人。此次试生产的SEV是根据欧洲L6e(轻型四轮车)标准打造的一款全新智能电动短途交通工具,活动半径在30km以内,预计售价在4万元左右。根据车和家的产品规划,SEV产品将于2018年上半年量产上市。

  作为纯电动汽车,电池的技术最为关键。资料显示,SEV智能轻电将配备可拆卸的锂电池组和家用220V充电接口,实现便捷灵活的充电。最大的亮点就是可拆卸的电池包,在车尾完全可以拿下来进行充电,而车和家宣称的就是可以不依赖充电桩。进入2017年以来,包括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在内的多家互联网造车企业步伐明显加快。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蔚来汽车发布了ES8,奇点汽车推出首款车型IS6。此外,云度汽车、威马汽车、太行、正道、小鹏汽车等都拿出了样车。

  不过,虽然样车已接近量产车,但站在汽车制造的角度,手工打造小批量产品其实并不难,难的是生产大批量、质量稳定、成本合理、有创新精神、体验好、消费者愿意买单的量产产品,互联网车企们首要拼的就是制造能力。

  一位接近车和家的人士表示,在同类互联网造车的企业中,车和家自建工厂确实进度最快。车和家仅用12个月完成第一基地工厂建设,相比同类工厂的建设周期缩短了3个月,这无疑抢在了其他造车初创企业的前面,接下来互联网造车运动将进入到靠产品竞争的阶段。

  资本盛宴开启

  据了解,车和家是李想的第三次创业,旨在借助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打造新型新能源汽车。截至目前车和家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其中天使轮融资在2015年10月宣布,明势资本为投资方,金额未公开。A轮融资则在去年5月完成,领投方为利欧股份,源码资本、常州武进产业基金、明势资本等机构跟投。虽然尚未获知车和家的融资规模,但一位互联网造车企业负责人透露,创立一个汽车公司100亿元是起步基础,现在很多新生力量进入都有后面资本的支持。

  2016年8月,车和家宣布投资20亿元在常州建设SEV工厂。目前该工厂已经封顶,生产设备正在进驻过程中,未来可满足20万辆SEV的年生产需求。在今年2月,投资30亿元,规划年产能10万辆,第二基地项目也正式宣布立项,并在8月21日破土动工。车和家仅生产基地的累计投资就已超过50亿元。

  此前,作为新生代汽车的代表,蔚来汽车公开的A轮融资就已达到10亿美元规模,而和谐汽车创建的FMC已经获得“由知名投资管理机构及大型企业集团组成”的投资基金投资的2亿美元。签署投资协议的各方确认,FMC的投前估值为5.5亿美元,对应的投后估值为7.5亿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吸引加上政策和社会资本的双重推动,让互联网造车成为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宠儿。而这些互联网造车企业清楚地知道,谁想在互联网造车运动中拔得头筹,就要率先拿出体验良好的互联车汽车产品,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相信在量产车下线之后,车和家将会吸引新一轮的融资。

  面临新考验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互联网造车企业而言,量产车的实现也并非万事大吉,恰恰是新一轮考验的升级。根据传统车企的造车经验,想要卖给消费者需要建立庞大的分销体系,即便是目前采用的“旗舰体验店”偏轻资产的打法,也有极高的成本。

  因此,对于SEV未来的销售市场与用途,车和家选择了产品在明年上市后,供应给该公司在巴黎成立的共享用车公司,并同步销售给C端市场。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车和家的首家实体店已在北京长楹天街建成,但尚未营业。在产业链布局上,车和家已经与大批国际和国内顶级零部件供应商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SEV智能轻电的供应商体系已经搭建完毕,智能SUV的供应链搭建也即将完成。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日趋严格的背景下,留给互联网造车企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据悉,除了2020年取消新能源补贴政策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也趋于紧张。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再次提出对新能源汽车制造进行倾斜,这也为新晋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带来新的希望。业内普遍认为,《意见》中提出的“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领域”的意见,让近年来火热的互联网企业的“造车”梦再次迎来机遇。不过,截至目前,已经有15家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而此前高调造车的蔚来汽车、车和家等互联网造车企业无一家拿到生产资质。同时,有消息称,未来生产资质或将暂停,这对于尚未有量产车的互联网车企而言,无疑时间更为紧迫。

  据了解,为尽快兑现量产的承诺,蔚来、小鹏等企业都采用了代工的方式,促进量产车型的早日到来。对此,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未来汽车行业变革契机下,多方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互联网企业的造车路线也会产生变化。在产业变革之前,市场的机遇和风险都很大,像车和家这类的互联网造车企业,经受的考验也才刚刚开始。

  北京商报记者 蓝朝晖/文 宋媛媛/制表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拥有,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