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乾坤大挪移:挥别房地产 轻资产转型不被看好?

 2017-08-15 11:50:14  来源:新浪  责任编辑:root   点击:034次

分享到:

  完成千亿资产大腾挪、挥别房地产行业,万达集团的“轻”资产转型并不被看好?

  文/王倩

  万达酒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00169.HK,以下简称万达酒店发展)股价飙升。8月14日,万达酒店发展的股价最高涨幅达到 57%。截止到8月14日收盘,万达酒店发展以2.2港元的价格收盘,市值上升至103亿港元。

  万达酒店发展的价格之所以飙升,是因为万达集团在8月9日的公告中宣布,将万达文旅、酒店管理业务注入万达酒店发展。万达集团再次进行资产的乾坤大挪移。

  《商学院》记者向万达新闻发言人询问相关事宜,该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通常我们不接受采访,重组涉及上市公司,一切以公告为准”。

  万达集团的乾坤大挪移

  按照万达酒店发展的公告所述,万达集团旗下两大轻资产公司——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和万达文旅集团,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万达酒店发展,价格分别为5.7亿和63亿人民币,万达酒店发展则将旗下4个项目公司的部分股权,出售给万达商业。

  自万达集团2013年6月控股万达酒店发展之后,其股价(港股)就持续下滑,一度从每股4.8港元下跌至最低每股0.58港元,之后一直维持这一价格上下浮动。

  从万达酒店发展宣布收购万达文化和万达酒店的股份之后,其股价就开始出现异常波动。8月9日之后的三个交易日,万达酒店发展的股价分别上涨19.83%、9.35%和44.74%。

  万达此次交易完成后,万达酒店发展将成为万达文旅产业唯一的上市平台。

  根据之前万达商业与融创富力集团的交易,万达商业出售的13个文旅项目仍然使用“万达文化旅游城”品牌,并由万达文化集团旗下的万达文化旅游创意集团有限公司(即“万达文旅”)负责运营管理,就是此次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万达酒店发展的万达文旅公司。

  在万达集团官方微信中所述,注入上市公司万达酒店发展的万达文旅和万达酒店都属于轻资产公司,万达文旅主要从事主题公园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万达酒店则主要从事酒店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

  也就是说万达卖掉的是酒店资产,保留万达管理公司,卖掉的万达酒店仍归酒店管理公司管理;万达卖掉万达城,但万达依然是万达城品牌拥有者和经营管理者。

  公告显示的另一项交易内容为万达酒店发展将旗下四个项目的部分股权出售给万达商业。包括桂林项目公司51%的股权、伦敦项目公司60%的股权、芝加哥项目公司60%的股权、悉尼及黄金海岸项目公司60%的股权。

  这是继万达集团与融创、富力的交易之后,又一次的资产重组。不同于外部交易,这一次的资产重组,对于整个万达集团来讲,只是资金从左手转入右手。就在万达曾经差点玩出借钱给融创收购自己的戏码之后,万达这种资产大挪移的方法就不新鲜了。

  “突如其来”的大健康事业部

  根据万达自己的说法,万达要告别地产,实现轻资产的上市。万达在其官方微信中发布消息称,“万达彻底告别房地产!大步走上轻资产之路。”

  “轻资产”是今年以来万达所有动作的主要原因。

  上海易居研究研究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商学院》记者表示,此次资产整合,表明了万达对文旅板块的重视,也有助于其对文旅条线的梳理,对文旅版块儿后续回归A股又一定的积极作用。

  早在8月初,万达集团宣布成立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其医疗事业部并入其中。

  在2016年集团年会上,王健林明确提出万达的转型思路:一是逐步减少地产投资;二是轻资产运营;三是提升租金利润占比。虽然万达集团在医疗事业中一直有所布局,但是从2016年集团年会上王健林的转型思路来看,当时大健康产业的布局未在2017年工作主要任务中被提及。

  严跃进认为,从房企积极做多元化布局的角度来看,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变动有很多新的观察,例如大消费和大健康产业将成为新的衍生需求,房企希望在大健康和大消费领域提前布局,以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

  梳理万达集团原有的产业布局包括:万达商业、万达文化、万达网络、万达金融四大产业集团,包括最近新成立的大健康事业部,共有五大产业集团。万达文化集团又细分为文旅集团、影视集团、体育集团三大业务集团。

  在万达商业将大部分酒店、文旅项目出售,又将酒店管理业务剥离之后,万达的资产包中以商场业务为主。而根据万达集团的最新转型思路,万达广场将会与他人合作的方式进行——招租收租。

  万达已经将重资产业务剥离殆尽。

  业界:并不看好“轻资产”

  按照万达自己的说法“万达只卖掉了钢筋混凝土的肉身,而留下了轻资产的灵魂”。

  但是万达这种不惜贱卖也要出售肉身的方法,看起来显得有些急匆匆,似乎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与“房地产”划清界限。

  这一举措,不仅让“吃瓜群众”高呼看不懂,就连地产界大佬也并不看好。

  在“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态度明确的表示“我对去地产化不是很赞成。”

  在恒隆集团、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看来,土地、资金、人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去地产化的说法有些莫名其妙。“房地产可以赚钱,为什么要去地产化?”

  事实上,随着房地产市场近年来的逐步收紧,调控日趋严苛的背景下,一些房地产商走上转型道路,从重资产走向“轻资产”,开始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在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看来,多元化是一个伪概念,房地产的多元化布局并不美好,未来开发商真正的出路是升级换代,从建筑商变成服务商,从制造业走向服务业。

  在地产业界看来,多元化,轻资产对开发商而言并不是一条好的出路。但是面对市场下行,房企们仍然在转型。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拥有,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