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出现 北京现代销量目标下调近四成
文/朱耘
“自主向上,合资向下”。这是近年来汽车圈里最流行的一句话。
这原本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鼓气”的一句话,认为中国的自主品牌集体在向第三次高端迈进的时候,产品力、品牌力、市场竞争力有能力比肩二线合资品牌。而合资品牌汽车这些年一直在向下走,渠道方面加大中低线城市的布局,产品方面则推出一些价格较低,比如10万元以内的车型,凭借合资品牌强有力的品牌背书参与市场竞争。
这场短兵相接的战争一度是合资品牌优势较大,如今出现了拐点,合资品牌曾经的优势不再。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现代将下调2017年度的销量目标,幅度近四成。一位接近北京现代的相关人士告诉《商学院》记者,北京现代方面正在全面策划和计划新的改进措施,以改变现有的销量颓势,具体情况并不方便透露。而对销量目标下调一事,讳莫如深。
尽管北京现代方面并未明确表明下调2017年度销量目标,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很难完成年初定下来的任务。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乘用车共销售了2437.69万辆,同比大增14.293%。多数汽车企业认为这样的高速增长还会持续,因此在制定2017年销量目标的时候,也较为激进。
以北京现代为例,2016年北京现代累计销售汽车114万辆,比2015年同期增长7.5%,超过年初定下的112万辆的销量目标,位列中国合资汽车企业中的第四,这也是北京现代连续第四年销量超过一百万辆。
今年年初,北京现代制定的销量目标是年销量达到125万辆,但是2017年过半,北京现代的销量却不容乐观。数据显示,今年1~6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为301277辆,同比下降42.4%,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的1/4。而7、8两月正值传统汽车销售的淡季,就算金九银十旺季销量能够翻翻,也很难实现125万辆的销量目标,下调是必然的。
2017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共销售1125.30万辆,同比增长仅为1.61%,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7.62个百分点。汽车的增速没有跑赢GDP,而北京现代的增长也没有跑赢整个车市大盘。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张志勇分析认为,自主品牌汽车在某些领域产品力不比合资品牌差,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效应与消费者的认可度,而二线合资品牌的产品力与消费需求覆盖未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北京现代就是其中之一。而与现代汽车同集团的起亚情况与之类似。
现代品牌与起亚品牌在华销量不佳,亦拖累了现代汽车的业绩。来自现代汽车的财报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该公司的净利润从2016年的1.66万亿韩元跌到9140亿韩元,跌幅达48%。
对入任何一家迈进“百万俱乐部”的合资汽车品牌,单一车型单月销量过万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记者查阅北京现代的单一车型销量,6月全新途胜销量为6829辆,领动为2396辆,名图为7965辆,这些车型都是北京现代“走量”的明星车型,而去年同期,这几款车型的销量都过万辆了。索纳塔、ix25、ix35等车型单月销量不足千辆或刚刚破千,全系在售车型中很难有一两款表现亮眼。
曾经,北京现代最发愁的事情是产能跟不上,工人们加班加点两三班倒,生产出来的汽车都不够市场上的销售,加价购车、消费者缴纳定金2~3个月后再提车的情况司空见惯,因为北京现代产销量间有着一定的“缺口”。
2017年,这一“缺口”终于可以补上。7月18日,北京现代重庆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这即俗称的北现第五工厂,而这距离沧州第四工厂建成投产也就半年多的时间。随着第五工厂的投产,北京现代的年产能从135万辆提升到165万辆。
连续四年,北京现代年销量都迈进了“百万俱乐部”,一位关注生产制造的汽车业内人士告诉《商学院》记者,适度超前的产能布局是较为健康的生产线布局,165万辆的产能是生产线不停歇一年能够生产的车辆数,但是生产线需要技术改进、维修保养等。产能不足,通用的解决办法是让工人倒班,生产线不停,但这样容易出现质量下降、误差率高等问题。在其看来,按着北京现代以往的销量,第五工厂投产释放更大的产能,可以说是较为合理、前瞻地布局了未来的产能。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今年北京现代的销量很难达到预期,有媒体报道称可以会从125万辆下调至80万辆,幅度达45万辆,目标下调近四成,但截至记者发稿,该数字并未得到官方的确认。如果在上半年北京现代销量基础上销量再有所增加,今年北京现代的销量或许很难突破100万辆。但这样165万辆的年产能将是严重放空。
此外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则是厂商向经销商“压库”,厂商矛盾激增。这些问题处理不好,消费者对韩系品牌的认可度将会持续下降。“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力提升,‘自主向上,合资向下’的拐点出现,以北京现代为代表的韩系品牌可能是第一个受波及的合资品牌,其影响力、销量都很难与前几年同日而语。”上述汽车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就要看北京现代是否有“拳头”级的产品推向市场。
“销量目标调整是企业经营行为中内部的事情,增长或降低消费者并不关心,更不会关心工厂产能是否过剩这些专业问题,但产品好不好,市场会检验,消费者说了算,北京现代下半年能否夺回‘失地’任重道远。”上述汽车业内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