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错棋,让滴滴成为年度最差公关团队!

 2016-11-21 14:40:03  来源:社会法制网  责任编辑:root   点击:034次

分享到:

  2016年已近年尾,如没有个别企业花样作死,滴滴出行荣膺年度最差公关团队的奖项应当实至名归。其实上半年结束之时,该奖项的有力争夺者还有因为医疗竞价排名事件屡遭诟病的百度,但下半年开始之后,滴滴出行公关团队屡放大招,招招败笔,以一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天悯人情怀,以及“兄弟们让开让我来”的豪迈姿态解百度与水深火热之中,接过了年度最差公关团队的大旗。可能有人不服,那不妨来看看,滴滴公关团队都有哪些惊人之举。

  把媒体当猴耍:滴滴辟过的谣,都成真了!

  最典型的事件,是今年8月1日滴滴与uber合并事件。我们再来复盘一下完整过程——当日早上,有外媒曝出来自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的博客,博客大概意思是:我真的还想在中国混,跟滴滴鏖战到底,可投资人不同意,不好意思,Uber要和滴滴合并,退出中国了,大家且行且珍惜。

  外媒曝出后,国内媒体纷纷跟进,前往滴滴打探消息。这时,滴滴出行副总裁陶然义正言辞的站出来辟谣:假的,都洗洗睡吧!媒体人拿到官方口径后,回去发文,广而告之,向广大吃瓜群众表示,没有这回事儿!然而当天下午,滴滴收购Uber中国的交易协议确已达成的消息正式发布。媒体一片哗然,纷纷表示:珍爱生命,远离滴滴公关!

  事实上,滴滴和快的合并之时,媒体就曾被滴滴公关团队涮了一次。不得不说,敢把媒体当猴耍,让媒体做自己假消息的宣传员,传声筒,凭这一点儿,滴滴公关团队就无人能及。

三步错棋,让滴滴成为年度最差公关团队!

  把政策当软柿子捏:滴滴发过的声明,都泣血了!

  下半年网约车行业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地方网约车新政意见稿的出台。在京沪两地户籍、车牌等相关规定面世之后,备受打击的滴滴出行通过一封公开信的方式喊话京沪两地地方政府,言辞间将自己想象成美少女战士,要代表月亮消灭一切不符合自己企业发展思维的“邪恶”,为此,不惜将新政诋毁为阻碍新事物发展的法规,将地方政府描述成不思进取的守旧势力。这种公开的挑衅、叫板,被众多PR人认为犯了大忌。

  有事儿不是考虑商量着解决,而是通过发檄文,动用粉丝力量来鼓动舆论,倒逼政策就范的公关手段,开国内企业之先河。但滴滴没有意识到的是,就政策公关而言,它以为自己堵的是枪眼,其实堵的是300毫米的火箭弹。手枪打到身上,打断骨头连着筋,火箭弹直接命中,一缕青烟上青天呢!

  把投资人当枪使:滴滴的金主,都上阵杀敌了!

  和竞争对手打架,常规武器是双方公关团队鼓动自己的粉丝上阵,讲事实、摆道理,就像清末革命派和保皇派的骂战一样,康有为扔俩三,孙中山上俩四,梁启超出仨尖儿,黄兴甩一个炸弹……再升级一点儿,就是耍点儿猫腻,搞点儿小动作,私藏两张牌作弊,比如豢养一群水军海军,最高级别的就是创始人直接上阵单挑约架。

  但滴滴公关团队显然不满足这些小打小闹,直接祭出了终极大招——投资人。在与同行的激战中,滴滴催动投资人,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亲自上阵,向对手甩屎盆子,朱啸虎也不吃素,对于滴滴的竞争对手如E代驾、神州专车等同行,动不动就来个万字长文,身兼投资人和打手多重职责,可谓一大奇观。

  以上三点,相信大多数企业的公关团队都没有魄力全部做到,而且做得如此惊天地泣鬼神。滴滴的问题是,快速的扩张使其逐渐迷失了自己,就像我们说的,身体跑的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无论估值多高,投资人给资金,媒体给声音,政策给活路,用户给口碑,企业公关团队的目标就是维系好这些关系,其中的关键就是姿态放低,心态放平,要有“识的乾坤大,尤怜草木青”的胸怀,而不是揣着一副“天大地大我最大”的傲娇脸,觉得自己可以调动天下军马,为我所用。

  在资本的裹挟下,滴滴一路蒙眼狂奔,击鼓传花般不断融资拉高估值,随着网约车新政的出台,直接将滴滴引以为傲的快车打进了冷宫。没有了快车贡献的单量,滴滴的估值面临着腰斩甚至是一泻千里的危险。对于滴滴而言,如何讲述新的故事,来撑起自己的天价估值,就成为当务之急。

  最后预祝滴滴明年大顺,如果明年还活着的话。

CopyRight(C)2007-2015 第一产经日报报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1116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第一产经网观点|版权由原作者拥有,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
第一产经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